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兩則有關「虛擬永生」的青春悲喜劇


看到兩則報導,心情沈重。

十天前,新竹縣婦人湯麗玉因胃癌在家中死亡,她的先生和十九歲的女兒為她淨身後,父女同時上吊身亡,一家三口陳屍住處一個星期後,才被發現。 這起悲劇令不少人感嘆。但因為這陣子因為「窮」而一家人走上絕路的例子,屢見不鮮,相信很多人在悲嘆「天地不仁」後,隔幾天一忙,就會逐漸淡忘了這則新 聞。

但聯合報七月十六日的這則後續新聞,卻引起我探究下去的好奇:


父女自縊》聿澐遺書:不用再等我的文章

【聯合報╱記者鄭毅、張念慈、王慧瑛/新竹縣報導】

2007.07.16

竹縣婦人湯麗玉罹癌死亡,林河泉父女陪同自殺,家屬拿著死者提款卡,依遺願用於喪事。

「我因為個人因素,做了不好的示範…以後不用再等我的文章了。」和父親一起上吊的林聿澐,在遺書中寫下這段話,成為她留在世間的最後一段文字。

新竹縣婦人湯麗玉十天前因胃癌在家中死亡,她丈夫林河泉及十九歲的女兒林聿澐為她淨身後,父女同時上吊,這起悲劇令不少人流淚,尤其為正值花樣年華的林聿澐也走上絕路感到難過。

只有國中畢業的林聿澐,平日少與人互動,網路是她與外界互動唯一管道。她在PC Home online有自己的部落格「影繪的緞帶」,收錄的全是與日本有關的風俗民情,及電影和書籍介紹。雖然林聿澐只有國中畢業,但她的文筆流暢,林聿澐以「薔 薇花兒已謝了,才明白錯過了擁有…」做為部落格的開場白。

警方在林家客廳找到五封遺書,其中三封是林河泉寫給岳父、兄姊和房東的,另兩封則是林聿澐寫給姑姑林瑛和國中的余姓同學。

(中略)

林聿澐在寫給朋友的遺書中提到,「三年來,生活的荊棘刺得我遍體鱗傷,往往好不容易度過一個難關,新的難題又接踵而來」,「我僅有國中學歷…自己一無是處」,字句中流露悲觀。

林聿澐遺書中提到的余姓好友,昨天聽到噩耗泣不成聲。她說,與聿澐是國中同學,兩人都很文靜,朋友也很少。

過去每當她向聿澐抱怨不如意時,聿澐總是會安慰她「不要太在意,想開一點。」她很驚訝曾經安慰過她的林聿澐,竟會選擇自殺。

在同一天的中國時報也刊載——

僅有國中學歷的林聿澐,畢業後始終賦閒在家,她在遺書中描述自己曾經去葬儀社應徵工作,沒想到「連這種工作都得高中畢業才行!我的天!」對自己無法賺錢減輕父親負擔,感到徹底失望。

我上網google了「影繪的緞帶」這五個字,只費了0.15秒,就跑出超過十萬筆的查詢結果。再上PC Home 新聞台用同樣關鍵字查詢,發現這個部落格有216個推薦數。這兩個數字都顯示「影繪的緞帶」這個部落格獲得許多網友的青睞。再仔細看 林聿澐這個部落格,並非只是個人純粹的心情囈語或無病呻吟。而是她在欣賞藝文作品後的心得分享,內容除了顯現相當的思考深度,還誠如聯合報記者說的「文筆流暢」,遠遠超越許多大學畢業生。

這樣優秀的文藝青年,竟無緣受更進一步的教育。這樣字裡行間仍然有夢的年輕女孩,到後來竟被「窮」而隨同雙親,走上絕路。看過這個讓許多高知名度的部落格相形失色的「影繪的緞帶」,前一天中國時報的報導中的小標:「字字愚孝 陪爸媽赴黃泉」,就顯得很諷刺。窮到這樣的「萬念俱灰」,可以用「愚孝」輕輕帶過嗎?(我相信這非記者的本意,而是編輯下的小標,而編輯可能也是求快,沒有深入細想)

在文采煥發的林聿澐部落格中另一篇文章「愛的定義?」這樣寫著:

愛裡沒有忍耐,
愛便膚淺。


愛裡沒有寬容,
愛便狹窄。


愛裡沒有尊重,

愛便專制。


愛裡沒有信賴,

愛便短促。


愛裡沒有了解,

愛便痛苦。


愛裡沒有交流,

愛便死亡。

哀莫大於心死。是「貧窮」讓她不再跟這個世界交流嗎?政府一再推銷的「大溫暖」政策,及時給了這一家溫暖了嗎?想到這裡,心真是揪著痛。



擔心過世女友網誌銷毀 同志愛人爭取保留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
2007.07.16 09:30 pm

網路世界裡,首度傳出網友爭取保留網誌遺物事件,由於過程曲折,且是同志女友爭取保留愛人的網誌遺物,因此,此一訊息在公視公民新聞網「PeoPo」十四日上傳「網路愛情故事」後,兩天內就吸引近三千人次點閱,各網站與部落格也連結刊載,在網路間引起熱烈討論。

根據「PeoPo」公民記者古志誠報導,無名小站近來大動作要求會員更換新密碼,除了會員不滿批評外,其中還有同志網友因為無名小站規定九十天期限未更新密碼將刪除資料,而擔憂過世女友bebe的部落格會被全數銷毀。

消息披露後,許多網友知道和bebe交往的女友小文費盡心思和無名小站溝通,希望能保留bebe生前申請的一個部落格,讓部落格中bebe和小文的珍貴照片、紀錄、文字能保留下來,都非常感動,並盡力協助,提供各種管道和方法。

由於無名小站的規定嚴格且須提出多項bebe或是直系親屬的證件,才能為bebe帳號和部落格辦理保留,因此,只是朋友關係的小文根本無法幫bebe辦理保留,經由網路廣泛流傳和討論,許多網友被這個「不一樣」的愛情故事打動也深受感動。

【2007/07/16 中央社】

這是另一則讓我感慨的新聞。僵化的制度,幾乎毀了一個純真的愛情故事。所幸,這個消息經披露後,在許多網友相繼伸出援手之下,小文得以在PIXNET完全 複製一個bebe的部落格,完整保留他和bebe最美好的回憶。當然,即使事後那個最近出包不斷,被大家罵臭頭的無名小站,忽然醒悟,想要為此「日行一 善」,小文也以深深的失望回應無名的「事後諸葛」。

「虛擬永生」時代來臨

英國經濟學人《Intelligent Life》總編輯范樂瑞(Nick Valery)在一場「『我與我的生活』時代來臨」的演講中,曾點出 「人生快取」現象的興起,他說:

拜新科技、新工具如照相手機、個人網誌、可錄式DVD、超大容量網路儲存空間等,「我與我的生活」世代得以用鮮明又簡單的方式,來捕捉、儲存、展示個人經驗中的各種回憶。

其實,蒐集生活的點滴──兒女的照片、年少時寫的情書、摯愛老友的遺物、旅遊紀念品等,來自於最原始的情感需求,趨勢觀察網站(Trendwatching।com)稱此現象為「人生快取」(life catching)。


人生快取現象的興起,與這幾年大行其道的個人網誌(blogging),有著密切關係。隨著數位攝影與免費網路儲存的普及,發表網路日誌變得非常容易。


事實上,不管內容是否有趣、有用,數百萬人已經習慣在網路上記錄他們的沈思、狂想、細碎的念頭,也不介意他人的窺看。就算沒人看也沒關係,最大的滿足感是在網路空間中留下印記,彷彿在追尋某一種「虛擬永生」。


林聿澐在「影繪的緞帶」部落格中,讓網友照見她的文采與詩心,她雖然隨著父母離開人世,卻以數位形式「虛擬永生」於網路上,讓網友得以繼續窺看她的文藝心 靈。至於,是不是真的能「永生」,就看PC Home online的一念之仁了。只是看到PC Home online 新聞台 logo旁的「未轉帳號的台長,請於7/18前轉換」的link,我的心又一陣抽痛,林聿澐生前轉換帳號了嗎?沒轉換會怎樣?部落格會消失嗎?

bebe在摯友小文的努力下,也在PIXNET得以「虛擬永生」,完整保存兩人感情上的「秘密花園」。小文會是一個最稱職的園丁吧,我想。無名呢?那幾個 創辦的年輕人們,雖然成了某些人吹捧的「網路創業典範」,發了大財。卻沒想到,「為富不仁」的印記也可能會悄悄跟著他們一輩子。君不見,大家一起在網路上罵「無名」,已成了一門顯學,這也算是某一種形式的「虛擬永生」吧!